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活动
鲁义善:必须加大现场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9月18日,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暨“中国水产动保40年”颁奖典礼在厦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主办,水产动保监管部门、国内外权威专家、全国顶级水产动保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会议。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鲁义善受邀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作报告。


  随着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水产动保行业在近十几年时间内发展和壮大,其规模已达到100亿元年产值。但行业中容纳了近上千家企业参与竞争,侧面反映出中国水产养殖业创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而当下正是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局面中,中国水产动保产业接下来将如何发展?这是值得去探寻的答案,也是本次年会筹办的初衷。


  会上,鲁义善认为,高效、健康、可持续的养殖应该是养成效益(水产品、观赏价值)和风险(病害、环境污染)之间的博弈,病害的发生是必然。鱼病的诊断是预防和治疗的前提。可这个前提,目前却总是被行业内“有意”或“无意”的忽略掉,且养殖户对鱼病的现场诊断技术几乎还停留在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甚至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试想,如果我们人类到医院,医生在没有任何诊断数据支撑的情况下给我们治疗,我们肯定觉得不可思议——可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水产界却是常态,直接找渔药经销商的技术员反而成了最便捷的手段。”鲁义善表示,尽管相信多数渔药经销商技术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但也看到很多“有意”绕过“诊断”环节,直接五管齐下(杀虫、抗病毒、杀菌、调水、微生态制剂)的做法。

  鲁义善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大现场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实现专业第三方诊疗机构的建设和认证,践行水产界的医药分离,让诊断形成专业化、职业化,这样才能做到所谓的基于精准诊断的精确治疗。“什么时候能把病防观念全面融入种苗、饲料、环境和管理,养殖病害才会得到根本控制。”鲁义善称。



来源: 水产前沿 唐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