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团队 > 已入驻团队
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珊瑚团队)

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位于广东深圳,于2009年成立。由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研发人员及专业领域专家组成,研究院珊瑚保育中心团队现有技术人员共 30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10人,硕士学位 15 人,教授 8 人,副教授 7 人,持牌潜水员 20 人。

研究中心主要开展珊瑚礁生态调查与监测、珊瑚人工繁殖、珊瑚遗传多样性、珊瑚礁生态与生物学、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海洋牧场、海水水族工程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研究方向


1、珊瑚礁生态调查与监测

2、珊瑚人工繁殖研究

3、珊瑚人工移植与种植

4、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5、珊瑚遗传多样性

6、珊瑚礁生态与生物学

7、海洋珍稀濒危动物保护与救护

8、海洋牧场

9、海水水族工程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10、海域功能规划

11、红树林生态修复

12、海藻场、海藻床生态修复

13、沙滩养护修复

14、海岛生态修复



资质荣誉

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珊瑚保护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珊瑚保护联盟广东工作站”、“中国珊瑚保护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珊瑚保护联盟副秘书长”、“全国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地”、“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科普基地”、“中国海龟保护联盟成员单位”、“中国海龟保护联盟国际海龟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中心是一个同时具备珊瑚采集、驯养繁殖与救护资质的单位,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并且是唯一一个具备农业农村部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石珊瑚)资质的单位。

先后获得中国公益节“绿色典范”奖、深圳市创新环保先锋奖、深圳市百佳市民满意项目、深圳市慈善月慈善创新活动奖、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技术奖”、2017年关爱行动感动深圳十佳创意项目、大鹏新区海洋生态保护贡献奖等

科研条件

8000 平方米的救护基地,用于研发珊瑚人工养殖和繁育技术,珊瑚礁经济品种繁育,配套专门珊瑚孵化、养殖池、大型水处理设备、实验室、潜水装备、水下钻机、海上珊瑚种植平台等。珊瑚保育中心还拥有近 2000 平方米超大公共实验平台,配置 2000 万元的高精密科研仪器设备,有蛋白纯化系统、原位灭菌型微生物发酵罐、高效液相色谱、实时荧光量 PCR 仪、二维电泳系统、高级多功能酶标仪等仪器设备。中心现有技术人员共 30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10人,硕士学位 15 人。教授 8 人,副教授 7 人,持牌潜水员 20 人。

科研成就

5年珊瑚团队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30多项,项目资金总额达6000万元以上,发表珊瑚相关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技术成果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沿海省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近  三年完成项目情况

1、海南省儋州市海花岛周边海域珊瑚礁与白蝶贝资源修复补偿项目(第一期)实施

2、深圳LNG项目生态补偿和渔业资源修复服务

3、深圳大鹏六片海域旅游用海测量与使用论证服务

4、2017年度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基础研究项目课题“珊瑚白化分子机制及早期预警标志物的研究

5、广东近岸珊瑚礁资源分布及其生存状况

6、深圳市梅沙珊瑚礁生态调查与珊瑚种植

7、深圳大鹏半岛海底育林技术应用示范










珊瑚团队于2016年在深圳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珊瑚礁保育中心,是“中国珊瑚保护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珊瑚保护联盟广东工作站”、“中国珊瑚保护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珊瑚保护联盟副秘书长”、“全国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地”、“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科普基地”、“中国海龟保护联盟成员单位”、“中国海龟保护联盟国际海龟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具备珊瑚采集、驯养繁殖与救护资质的单位,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并且是唯一一个具备农业农村部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石珊瑚)资质的单位。近5年珊瑚团队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30多项,项目资金总额达6000万元以上,发表珊瑚相关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技术成果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沿海省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