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才动态
廖宝林:守护蓝色家园的“公益使者”

本期“不忘初心的践行者”基层党员故事人物是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廖宝林同志。

古人云:“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自2006年起,廖宝林同志一直在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从事珊瑚礁保护与管理工作。2016年,他却毅然辞去保护区公职,默默带领团队开展珊瑚礁研究与保护工作,建立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积极带头组织各类科普宣传活动。

锐意进取,斩获公益殊荣

来到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之后,廖宝林立即着手建立珊瑚保育中心,并成立了全国首个以“珊瑚和珊瑚礁海洋生物”为对象的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救护网络以及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带领团队获得了石珊瑚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石珊瑚采集证。此外,他还联合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和多家社会公益组织建立了全国首个珊瑚公益基金—广电公益基金会·珊瑚公益基金,由他担任珊瑚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并于2017年获得中国公益节当年环保类唯一的金奖——“绿色典范奖”。

用心做科普,动员全民参与公益

作为中国珊瑚礁普查总干事、广东珊瑚礁普查负责人,廖宝林同志带头组建了30支普查队伍,连续5年主持开展多项珊瑚普查公益活动,其中开展海洋环境科普教育40余次。同时,他还致力于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海洋保护,不仅带动全国各地3000多名潜水志愿者加入珊瑚礁保育行动,而且吸引奥运冠军乐靖宜和影视明星吕颂贤等社会名人也来参与公益宣传。2018年,他牵头组织广西、海南省相关部门开展珊瑚礁普查公益活动,成立了中国珊瑚礁普查小组,收集了丰富宝贵的一手科研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他还开展了多项科普志愿活动,例如,组织深圳市罗芳小学、南科大实验小学、坪山中山中学等20多家中小学校学生组成环保志愿者先锋队,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大海的微笑”海洋舞台剧,受到了大众广泛好评。为更好地科普宣传海洋知识,廖宝林围绕“海洋+教育+旅游”主题创新教学模式,创建“海洋大学堂”项目,打造融“海洋、教育、旅游、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平台,让科普变得不再枯燥,也吸引更多孩子来探索海洋的奥秘。

救助水生生物路上的“苦”与“甜”

“践初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7年廖宝林曾联合中科院深海所、中山大学、香港海洋公园等专家对误入大亚湾的一头重达13吨的怀孕抹香鲸进行救护,最终没能成功救活,提及此事,廖宝林总是倍感痛心。前行的路上也不总是风雨悲戚,也有暖心故事。救护抹香鲸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大众,央视等各大媒体也广泛报道,呼吁更多人士为海洋生物保护助力。此次事件还推动深圳、惠州、香港三地组建了深港惠大型海洋生物救护联盟,建立了大型海洋生物救护机制,为及时救援野生动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017年以来,廖宝林的“医护小分队”在深圳大鹏半岛海域成功救护受伤玳瑁1只,绿海龟13只,其中1只右前肢被鱼枪刺穿,伤口达3厘米宽,1只头部被螺旋桨击中,伤口达2厘米深,但在他们长期护理救治下已全部康复,并且已有12只绿海龟被放归大海。

潜心开展科学研究,拯救濒危生物

在进行保护与救护工作同时,廖宝林带领团队潜心开展石珊瑚人工繁殖研究,开发了珊瑚园艺学人工繁殖技术、珊瑚有性繁殖技术,成功培育出石珊瑚子二代亲本40000多株,取得了农业部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石珊瑚)增殖放流苗种供应的资质许可,成为国内首家供应石珊瑚苗种的单位。他投身科研,力求以更扎实和创新的技术来提供技术转化服务,将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南海珊瑚礁生态修复,在深圳、珠海、湛江、三亚等地种植珊瑚50000多株,并组织号召社会各界参与珊瑚种植公益活动,创立了“政府引导、企业出资、第三方实施、社会参与”的海洋生态补偿新模式。2018年,廖宝林牵头引导中海油深圳LNG开展规模化珊瑚种植活动,在深圳海域种植珊瑚30000多株,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第一个十年,廖宝林做到了问初心而无愧,同时也感慨时间荏苒、岁月无声,但信念依旧。下一个十年,扎根大鹏新区的廖宝林表示:会继续奋战在前线,为水生野生动物及珊瑚保护事业添砖加瓦,无悔初心。